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最新动态

第三届中国·国际体能大会圆满落幕


用体能寄予未来,共筑体育强国之梦。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倾力打造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体能大会”于2021年12月19日圆满落幕!

受疫情影响,本次大会采用互联网直播的形式进行,于2021年12月18日开幕。继前两届大会,本届大会邀请到了更多体能训练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专题报告。面对“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和体育发展面临的重大使命与责任,为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关于备战冬奥会的要求,推动体能训练专业方向的系统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方向。同时打造北京体育大学高端化、国际化学术交流品牌,引导科技服务奥运的理念,北京体育大学充分发挥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优势,为第三届中国国际体能大会邀请了十二位体能及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提供为期两天的深度交流平台。

2021年12月18日9时整,第三届中国·国际体能大会拉开帷幕,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党总支书记、博士生导师于亮教授主持开幕式。于亮教授带领大家回顾历届体能大会的举办情况同时介绍了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的基本情况。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社副社长刘天星介绍了体能领域现有的学术基础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随后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力量-速度实验室负责人李卫教授介绍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场地、硬件设施和研究方向,并与清华大学机械学院副院长汪家道、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冠军宫金杰共同为实验室揭牌。

随后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副院长李卫教授和武汉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吕万刚教授分别代表北京体育大学和武汉体育学院介绍了全国高等院校体能训练协作会筹备进展的情况。为拓宽交流渠道,建立合作机制,实现中国体能训练的全方位发展。北京体育大学号倡议兄弟院校、机构共同建立全国高等院校体能训练协作会。协作会将以举办年会和专题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定期组织开展体能训练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研讨,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进行专题研究、指导、咨询、交流,打破地域界限开展全国性体能训练专业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党建思政方面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协作会的理事长单位、发起单位为北京体育大学,副理事长单位为武汉体育学院。

最后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春雷教授对北京体育大学职业体能教练培训展开介绍。

开幕式结束后,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袁守龙和李春雷教授分别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现代体能训练结构优化与转型”和“体育强国体能先行”的报告。

在后续的日程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科学盛宴。Dan BakerLance Walker分别给大家带来了Using Velocity Measures to Improve Resistance Training Programs and Coaching”和“Module Six is Concerning with MJP's Age”的主题报告。Dan Baker向大家展示了速度测量在抗阻训练计划制定和执教中的应用,作为澳大利亚体能协会主席,他对基于速度的训练有着独特的思考。他以卧推引体向上为例,阐述了速度、疲劳和恢复之间的潜在联系,并提出了“速度与力量相关,速度损失与疲劳相关的”思考与见解。Lance Walker来自达拉斯MJP,他带领大家以教练的身份详细了解了MJP对特定年龄段的青少年的动态动作以及热身训练。他强调了动态热身的重要作用,向参会者阐述了动态热身对运动能力的长期积极影响。最后他谈到作为教练要丰富动态热身的方法和种类,更要敏锐地、针对性地、有策略地安排热身活动。

Jeremy SheppardLana Ruzic分别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The Assessment and Training to Improve Jumping and Landing Performance”和“Specific Physiological and Medical Considerations in Athlete and Recreational Athlete at High Altitude”的报告。Jeremy Sheppard是加拿大运动研究院的博士,他向参会者展示了“提高跳越和落地表现的评估和训练”的报告内容。首先,他带领大家了解了落地时的基本情况和跳越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评估和运动本身的背景确定合适的训练内容。随后,他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向大家展示了各种体育项目中如何减少落地受伤的风险的研究和方法,并且强调了力量和专项技术的重要作用。最后他谈到“我们把必须力量周期和专项技术周期结合起来,通过阶段训练让运动员最终达到精英水平”。Lana Ruzic是萨格勒布大学运动科学学院教授,作为运动医学系和运动生理学的资深学者和山地爱好者,她对高原慢性病有着独到的研究和见解。她向大家分享了运动和海拔高度对慢性病的影响的一些相关研究。她结合自己的爱好,向大家分析了在高海拔地区影响血糖含量的因素,最后她谈到如何在训练过程中改善疲劳和海拔的问题。

Jordan TroesterSebastiano Pochettino分别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Foundations of Performance, Profiling Agility”和A multiplysciplinary Approach to Develop Physical Capabilities in Football”的报告。Jordan Troester是来自俄勒冈大学运动表现与运动科学部门主管,向大家展示了运动表现的基础——灵敏性的系列研究。他从实践出发,分享了如何看待灵敏性运动表现的思考过程,他认为灵敏性是身体能力的整合,是真正运动表现的基石。之后,他向大家分享了他们团队在神经认知训练领域的探索,包括感官训练和虚拟现实领域的先进技术,最后他从减速、侧步和交叉步等动作技巧入手,向大家展示了灵敏性训练的具体方法。Sebastiano Pochettino是巴黎圣日耳曼球队的体能一名体能教练,他向大家分享了“关于多门学科的方法发展足球所需的身体能力”。首先他向大家分享了如何管理和评估足球运动员的疲劳以及如何科学有效地消除疲劳,并分析了特定的负荷量和监控手段的重要作用,之后他提出了“我们是否可以直接从比赛中利用GPS获取数据”来监控疲劳的疑问。

大会最后一场报告是由Damir Knjaz为大家带来的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Top Athletes”主题报告。Damir Knjaz是萨格勒布大学的教授,他向大家分享了现代技术在选材还有在培养优秀运动员中的作用。他强调,鉴别和培养具有潜力的运动员是非常重要的,他通过篮球运动员和滑雪项目的测试案例向大家展示了现代科技是如何在选材和培养运动员中发挥特殊作用的。专家们的报告既有严谨的学术理论探讨,更有很多专家介绍了丰富的实践方法,令与会成员大受启发,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如获至宝。

中国国际体能大会,是国内外体能专业人士的重要交流平台,也是中国中外体能领域互通的桥梁。体能训练学院重视科研在高校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科研引领,助力学科发展。未来我院也将持续开展各种学术论坛活动,促进师生学术交流,营造刻苦钻研,砥志研思的学术氛围。让优秀体能人才能够与国际专家同台交流,相互切磋。本届中国国际·体能大会已圆满落幕,未来一定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