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天地» 校园生活

【体能馨视角6】飞驰人生——短跑专项体能训练

    b48d9ca16a6147cfb1a579350862f465.png

每当奥运会和世锦赛时,田径短跑比赛都是竞争最为激烈和最受瞩目的项目。近年来,我国男子短跑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苏炳添在2015年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m比赛中以9.99s的成绩成为了第一个突破10s大关的黄种人;在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男子100m半决赛中,苏炳添再次跑出9.99s的佳绩,成为了第一个站在世界大赛男子100m决赛跑道上的黄种人;谢震业在2019年钻石联赛伦敦站男子200m比赛中,以19.88s的成绩夺冠,成为第一位200米突破20s大关的黄种人。但我们必须承认,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我国男子短跑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种基因的因素,更多的是训练方法、手段和技术水平上的因素。

971d919df31342e4b54f88f4efedadb8.jpg

b48d3c4e2bd04e6e92079292964333b8.jpg

  一、短跑的专项特征和专项体能需求(以下肢为例)

94b3e65026684cf1b625a31e5fce44e9.jpg

人体运动的实质是神经支配下的肌肉活动,神经-肌肉系统的兴奋性越高,产生神经冲动的频率就会越快,能够募集到更多的运动单位,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从而提高最大速度。而速度是短跑运动的灵魂,最大速度的提升需要运动员在训练中充分调动神经-肌肉系统的兴奋性并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同时,短跑中以磷酸原系统功能为主,在6-8秒后能量代谢途径将会由磷酸原功能逐渐向糖酵解功能转化,因此在短跑的训练中提高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和乳酸廓清速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短跑作为典型的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型项目,影响短跑最终成绩的主要因素有年龄、肌纤维类型、神经肌肉协调发展能力、上下肢肌肉力量、动作技术等。在短跑运动的不同阶段,运动员所采用的技术不同,身体所参与的肌群、发力方式和时间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专项力量需求和体能训练手段也提出了不同要求(图1)。 

5ac751d8a5cd4895bb00ef8929be63cd.jpg

图1(姜自立,李庆 2018)

f2719025eb69475c8cc846594de00b84.jpg

目前许多短跑教练员和运动员着力发展的“支撑摆动技术”合理化是影响运动成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以髋关节为轴的制动—摆动力量、膝关节低位支撑力量、掌趾和踝关节为主的退让与超等长力量共同组成了短跑下肢专项体能需求(图2)。

155e660a2a1646808829e869741e8e47.jpg

图2(戴兴鸿等,2016)

  二、短跑专项体能训练方案设计

afadfd7e47b24346a5332867b85afa5e.jpg

  基于短跑项目的专项特点,专项技术训练与体能训练在日常训练中是密不可分的。与其他项目单独设立体能训练课单元不同,短跑项目的体能训练往往穿插在专项训练课中或课后,更有利于实现运动素质提升与赛场上运动表现的快速转化。根据短跑运动肌肉离心-向心收缩的工作特点;短跑运动以髋为轴的制动-摆动力量、膝关节低位支撑力量以及掌趾和踝关节为主的退让与超等长力量的下肢专项力量特征;短跑运动快速反应力量以及爆发力的专项力量属性,采用针对性的训练手段进行体能训练。以下是我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训练期间的周课训练方案:

a9b91c424c6440e2a22691ce36a691e7.jpg

图2(戴兴鸿等,2016)

由图中可以看出,短跑中的体能训练根据运动形式可大致归结为四类:(1)水平阻力类:拖重物跑、沙地跑、水中跑、牵引跑等;(2)垂直阻力类:负重杠铃练习(高翻、抓举、深蹲等)、下坡跑、台阶跑等;(3)跳跃类:单足跳、跨步跳、后蹬跑、跳深及其变式、立定跳远及多级跳远、纵跳等;(4)单关节及核心力量练习:髋关节力量及灵活性、腹背肌、核心抗旋转能力等。通过以上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综合提高运动员的最大速度、爆发力,增强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提高肌肉离心-向心工作能力和转换效率,促进运动员全身协调发力,改善短跑过程中两腿的剪绞幅度,最终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在日常短跑训练中,易受伤的薄弱环节如股后肌群与臀肌力量也应该被充分重视。通过体能训练中的各种练习达到防伤的效果,例如在专项训练课后加入北欧降(Nordic Hamstring Curl)、直腿硬拉等动作。

作者介绍:

周李明非

50f2679372044cc0975618261a759654.png

      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

  100米、200米国家一级运动员

  多次获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首都高校田径运动会前八名

  曾服务于国家艺术体操队、海军航空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等担任体能教练

  曾获2018年、2020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首都青年学者运动训练论坛优秀论文奖